在乡村振兴的“五个”维度中, 乡村生态振兴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明确:只有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创造美好生活统一起来,把抓好生态振兴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建设统一起来,瞄准方向、久久为功,才能实现生态美、产业兴、乡亲富的乡村振兴目标蓝图。
因此,培育一批能“引领一方、带动一片、影响一批”的高素质乡村生态振兴人才队伍势在必行。
1月6日至8日,由甘肃省委组织部 “乡村生态振兴人才队伍培养+碳中和意愿下农业废弃物低碳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基地建设” 重点人才项目 支持,省生态环境厅主办、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简称“省环科院”) 具体实施 的“甘肃省乡村生态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培训班”圆满结束。
为期3天的培训, 来自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1300多个乡镇的16000多名人员,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培训。其中,仅线上的培训(视频)浏览量逾103万次。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大批熟悉生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人才的参与”。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参加此次培训的学员主要是全省各乡镇、村分管生态环保的负责人和专兼职工作人员,还有市(州)、县(区)两级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乡村生态振兴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都是奋战在全省乡村生态振兴一线的环保专业力量。
这些“骨干”长期扎根农村,熟知农村的山山水水,熟悉勤劳朴实的乡里乡亲,只有让他们成为生态振兴中的“头雁”,把“论文”写在生态振兴的一线,才能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科学引导中和乡亲们一道把家乡的生态建设抓好、落实、见效。
的确,只有让这些骨干们不断“充电”“发电”,才能实现乡村的“福祉”与“吉祥”,提升乡亲们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村里设立垃圾集中倾倒点,但仍有乡邻乱扔垃圾,怎么办?”“田里的尾菜如何科学处置?”……培训过程中,所涉课程立足县域、贴合实际,由浅入深、内容丰富。 省环科院、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技术推广总站、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等 多家单位生态领域的专家教授,就乡村生态振兴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农 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开展了9个方面的 专题培训。
省环科院的一位专家表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尤为需要科学的、先进的思想引导。“我们要做的主要是‘理论解读、技术推广与政策分析’,参加培训的这些基层骨干才是生态振兴‘一线源头’的实践者”,在本次培训中,授课专家主要为培训学员解读最新政策,传播最新技术成果,分享最新工作动态,引导大家准确把握乡村生态振兴工作的新要求、新政策,改进思路措施,更新思想观念。而破解生态振兴实际的难题,则需要学员们(基层骨干)铆足干劲、激荡智慧,敢试错、能担当、讲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对新时代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切实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的“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四强行动,对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人才建设也提出新定位新要求:未来五年,全省将加大农村 生活 污水处理、生活垃圾 处理 、农村面源污染,切实解决我省农村秸秆、尾菜、畜禽粪污等有机废弃物污染问题。
“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财富’与‘优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闫子江认为,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促进 乡村 生态振兴,全面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其对实现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和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闫子江说,举办本次培训一方面是落实省委省政府人才强省战略和加强基层生态环保人才队伍建设 的 中心工作,另一方面也希望学员们通过与行业专家面对面、屏对屏交流,能联系岗位实际学,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学,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思践悟、学以致用。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参加培训的学员们纷纷表示,本次培训方式新颖、注重实效,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眼界。今后,将把培训所学、所思、所想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并结合岗位职责,深入思考和创新,在提高履职能力的同时,为乡亲们留住“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
据了解,近年来,在建设美丽新甘肃中,省生态环境厅重行动,重坚持,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省委省政府“以生态促发展、以发展保生态” 的部署,立足省情科学指导,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养大家生态文化和行为习惯,让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在乡村乡间“开花结果”。
守好生态保护责任,释放生态保护价值。在《甘肃省关于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实施意见》中也提到:到2025年,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巩固提升,乡村生态文明程度不断提升,30%的行政村建成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此外,到2025年,全省乡村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利用率达到43%;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稳定达到93%左右;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5%,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5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达到86%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5%以上,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率达到10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自然村达到80%以上,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左右。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闫子江说,当前虽然距离满足乡亲们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有很多短板要补、有很多硬骨头要啃,但只要大家强化政治担当和责任意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带领乡亲们打好“生态牌”、开拓“绿色路”,创新和探索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区域转化的有效路径,就一定能让父老乡亲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中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省环科院院长张兴林介绍,作为本次培训班的实施单位,近年来全院干部职工 秉承“科学精准服务,攻坚创新奉献”的理念,坚持“科研立院、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思路不动摇,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省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全省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积极推进省委省政府“强科技”行动战略实施, 做好科技创新科研攻关等,全力服务于乡村生态振兴建设,以实际行动多渠道、多领域、多方向为建设美丽新甘肃贡献力量。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人才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资源。两个‘资源’分量都很重。” 张兴林说,此次培训是省委组织部和生态环境厅下达省环科院的 “乡村生态振兴人才队伍培养+“乡村生态振兴人才队伍培养+碳中和意愿下农业废弃物低碳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基地建设” 重点人才项目 实施的第一阶段,亦是迈出的“第一步”,其为后续的“ 碳中和意愿下农业废弃物低碳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和“基地建设”两项内容(两个阶段)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全省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建设提供了环保专业人才队伍保障。
最后,他 希望参加培训的骨干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身处岗位,要从组织引导、技术推广、法律宣传等方面全方位、全过程蓄力发力,使“小身体”迸发“大能量”,让家乡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必威电竞必威电竞必威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