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产业体系让“中国制造”行稳致远
栏目:必威资讯 发布时间:2023-03-12
 必威电竞必威电竞【环球时报驻德国、韩国特约记者 青木 张静 环球时报记者 王冬 马梦阳 柳玉鹏】“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今年两会上的热词。今年的两会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去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工作重点。进入2023年,伴随着中国经济复苏进入快车道,中国制造业也在积极迎接新局面。过去几年

  必威电竞必威电竞【环球时报驻德国、韩国特约记者 青木 张静 环球时报记者 王冬 马梦阳 柳玉鹏】“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今年两会上的热词。今年的两会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去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工作重点。进入2023年,伴随着中国经济复苏进入快车道,中国制造业也在积极迎接新局面。过去几年来,在5G、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加持下,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深刻蜕变。但与此同时,面对充满变数的外部风险,多方认为,“中国制造”需要进一步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优势,完善链条,形成新的更大的竞争力。

  “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追求高质量发展”,德新社6日称,随着发展势头增强,中国的目标是在2023年实现5%左右的更快经济增长和更好的发展质量。中国希望在延续复苏势头的同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德国柏林经济学者阿尔韦德·凯塞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今年中国两会的热词,也将是贯穿中国未来几年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面对日益增加的外部风险,“中国制造”需要形成更加强大的产业体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中国制造”的目标。图为重庆一家新能源汽车智慧工厂的总装车间。(视觉中国)

  “中国财政部和发改委提请全国人大审查的预算中,用于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和促进核心技术研发的财政资金相比去年大幅增长。”韩国《》7日的报道称,中国正投入巨额预算争取科技创新突破。特别是在半导体等核心技术领域,政府预算增长接近50%。不仅是财政资金的支持,在信息技术、高级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的革新和产业化方面,中国还推出减税、政府采购、保险支持等一系列综合施策。中国决心加快人工智能、5G通信和大数据等尖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还将巩固在电动车、太阳能等领域的先导地位。有分析认为,中国之所以在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持续发力,就是为了应对美国在半导体等领域的全球供应链中对中国的排挤。

  “中国加速构架科技自立”,韩联社9日报道称,在最新的改革过程中,中国将新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作为中国尖端科技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总指挥。为强化对大数据的监管,中国还将组建国家数据局。

  俄罗斯《公报》在9日的报道中注意到,中国计划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以实现更合理的资源配置,推动中国科技自强。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专家谢尔盖·卢科宁认为,中国此举是为了解决科技行业的关键问题,并有助于在美国对中国不断施加限制的情况下,更快地实现科技自主。

  全国政协委员苗圩7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做大会发言时表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日益成为各方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扎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对此,苗圩提出三点思考与建议:第一,大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破解“卡脖子”难题;第二,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第三,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中国来说,首先意味着安全。”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在产业的某一项存在明显缺陷,一旦被别人卡住,可能整个产业都将停摆。“如果我们有一个产业体系可以形成内部循环,对于国际产业链的非中国部分可以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白明还认为,从效率上来讲,产业体系不完整也会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很难产生集聚效应,特别是在面临产业一体化的时候,“就好像厨师做饭,食材越全,能做出来的饭就越多”。

  目前,中国已经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白明认为,在实现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中国制造”的优势是产业门类齐全。然而,如果要形成产业体系,必须要有“龙头”。在发达国家中,日本的松下,美国的通用电气、微软,还有德国的奔驰、大众,都是产业的“龙头”。它们对上游产业的需求很大,能够带动很多诸如钢铁化工等行业的企业整体向上发展。凯塞尔表示,不少德企拥有超过百年的历史,正是这些企业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不断发展生存,才能不断推进德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德两国可以在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加强合作。”阿尔韦德·凯塞尔认为,“中国制造”在许多未来技术应用上的成功有目共睹,而德国在高端制造技术及研发等领域经验丰富。两国合作有利于取长补短,推动经济全球化。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现代化产业体系实际上就是要做到实体经济产业链、科技创新链、现代金融资金链和现代人才链协同发力。张燕生认为,现代化产业体系代表的是一个系统、网络和生态。单凭某个行业的优势很难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根据2020年的制造强国发展指数,中国排在第三方阵的最前列。第二方阵以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第一方阵以美国为代表。张燕生认为,在当前中美战略竞争之际,科技创新、现代产业、现代金融、现代人才都是竞争的主战场。在美国在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也经历过“内功”的补课,“美国从19世纪末开始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但是它的科学研究一直到1945年左右都靠欧洲。这样来看,即使工业已经是世界第一,美国还是用了50年才摆脱科研依赖外国的问题。”

  “科技创新对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最近10年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持续加大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她认为,产业体系的现代化需要机构非常强有力的配合,这也是国家今年在机构方面做了很重大的改革的原因之一,这个过程需要有领导机构、规划机构、执行机构、部署机构,最后还要落实机构一起去推动。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周文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中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中国产业的快速发展,直接体现为中国经济总量的快速攀升。但是总体上看,中国产业发展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自主可控能力还不强,许多产业大而不强的格局尚未根本改观。当前全球产业链重组、供应链重塑、价值链重构不断深化。面对全球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

  周文认为,纵观世界产业发展历史,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带来了产业的现代化变革。同时,产业现代化不是简单的工业化,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要遵循世界工业化的一般规律,更要立足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